“经检查,电力线路没有老化,变压器设备都很正常。”5月14日,国网江苏海安供电开云(中国)用电检查员徐静宇对海安市科创园区开展安全检查。 海安市科创园区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目前已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中最具活力的“科创人才聚集地”和“千亿产业源生地”。近年来,海安供电积极协助科创园区开展智能化电气改造,加快推动园区用能结构优化,为海安聚焦“高精尖”、发力“硬科技”、激发“科创之区”提供活力。 电管理动上智慧脑 随着海安中纺院纤维新材料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海安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等三十多家科技型企业相继入驻园区,商家争抢电能成为园区用电管理的难题。单凭过往经验来对园区用户分配电能,容易滋生矛盾。 2023年6月,海安供电对园区用户用能情况进行摸排后,协助园区开展电能改造,将园区用电设备状态、用户电能等数据集成到智慧大脑,实现实时电能监管,对重要负载进行电能调度,定额指标化管理全体用户。 “通过切换LED大屏,我们能够实时监测园区内关键信息,用数字化方式打开了低碳园区电能管理新思路。”科创园区海穗集团工程部主任江波在智慧大脑上打开了用能负荷界面,不单是电力分配,智慧大脑还将中央空调、光伏、燃气、供水等分散的子应用系统串联起来,应用能效评估改进模型和节能优化算法,减少能源浪费环节。通过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回的数据,对建筑供冷供热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系统用能成本,还可以有效提升园区内部各建筑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 楼宇负荷降能耗 “室内环境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6摄氏度以上。据测算,室内环境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负荷可下降10%左右,运行费用可降低约8%,建议你们可以在楼宇负荷系统把环境温度维持在26摄氏度左右。”4月25日,海安供电大客户经理谢龙翔正在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分析能效账单。 以前园区中存在大量微小负荷浪费现象,例如照明设备长时间开启、冷暖气系统不合理运行、设备空闲耗电等。传统管理方法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和手动操作,效率低下且易出错,仅靠“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的宣传手段,成效微乎其微。而楼宇负荷管理系统可将楼宇内的机电设备、中央空调、智能照明系统和各房间电力负荷联合成一个整体,经过智能调度,降低各类能耗。 安全、可靠的供电是其运行基础,在海安供电的协助下,科创园区对所有开关状态和电力拓扑图各个节点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参数进行监测,从源头对空调、大屏等负荷进行宏观调控,一旦出现电力故障,便可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有力保障园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新能源催生绿效应 2月23日,海安供电来到科创园区屋顶光伏施工现场开展走访,为企业后期绿色能源管理提供科学规划。 漫步海安市科创园区,道路两旁矗立的是成排的光伏路灯,电动车辆有序停放在停车场上。停车场顶上有片太阳能板,旁置集装箱式储能(电池)系统,将光伏电力储存,共有四栋楼屋顶装置了光伏板,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 “我们自主研发的光伏出力预测分析应用利用实时量测中心、数据中台、气象服务平台资源,输出全口径光伏出力预测曲线,帮助企业根据光伏发电出力合理调配生产计划,实现精益化管理,错峰用电。”海安供电调度运行员王欢介绍道。 园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模式,经测算,光伏发电每年提供约36万千瓦时电量,可节省用能成本31万元。科创园区积极建设绿色微电网,依托综合管理平台,利用光伏等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为园区能源解决方案提供新路径。自园区建立起,各类节能减排方式已总计节约标准煤1251吨,减少二氧化碳3251吨,等效植树18万棵,相当于种植了一片绿树林。